公司電話:0731-86243116
碘缺乏病廣泛分布于我省132個縣(市、區(qū)),病情較重,其中樺川縣集賢村是全國聞名的克汀病重病區(qū)。自1993年后,全省開始大規(guī)模碘缺乏病防治工作。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工作,我省防治成果得到鞏固,1995年全省碘鹽合格率僅為54.33%,到1997年上升到87.85%。此后一直保持在96%~98%。甲狀腺腫大率由1995年的23.17%下降至2000年后的5%~7%。在2000年國家碘缺乏病考核評估中,達到穩(wěn)定控制標準。在2015年通過國家地方病防治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終期考核,實現了我省持續(xù)鞏固碘缺乏病消除成果的目標。
位于佳木斯市樺川縣蘇家店鎮(zhèn)的集賢村,曾被稱為“傻子屯”,當年在世界衛(wèi)生組織都“掛上了號”——在1978年普查中發(fā)現,當地嚴重缺碘。當時全村1313人,就有859人患有地甲?。ǖ胤叫约谞钕倌[),占總人口的65.4%;地方性克汀病患者150人,占總人口的11.2%。當時曾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形容集賢村,“粗脖根人人有、大氣瘤像個柳罐斗、癡呆苶傻滿街走、聾子啞巴比劃手”。
集賢村為啥得了“傻子屯”這個名號?村書記王喜林說,這仍然可以用一句順口溜來說明,“一代甲,二代傻,三代四代斷根芽兒”,意思是第一代人若患有地甲病,那他們所生育的第二代人將會患有克汀病,這是因為缺碘影響了胎兒的神經系統(tǒng),導致孩子智力低下、個子矮小,也就是人們口中的“傻子”。
上世紀七八十年代《北方文學》雜志一篇報告文學這樣描寫當時的集賢村:“一片人人不愿走近的死海。活的人死了。死的卻還活著。天地間沒有一個活的音符……”,“當時由于全村15%的人口都智力低下,只有一個男青年能數到5,如果村里來了6個人,就數不過來了?!?/p>
記者和省疾控中心地方病篩查與防治專家團隊在王喜林的帶領下,步行進村。曾經的泥水路硬化后干凈整潔,平坦寬敞,道路兩旁花草樹木郁郁蔥蔥,沿著村路看到的是紅磚青瓦,炊煙裊裊。
“‘集賢村’顧名思義,本應是天下賢能人士聚集的地方。因為嚴重缺碘,讓地甲病、克汀病這些碘缺乏病在村里肆虐,成了有名的‘傻子屯’?!蓖跸擦诌呑哌呄驅<覉F隊一行介紹,村委會里有專門的展廳記錄當年集賢村村民在國家的關懷下,對抗地方病的歷史。從1978年開始,集賢村在全國率先實行了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程,在黨和各級政府的關懷下,經過衛(wèi)生、鹽業(yè)部門的不懈努力,集賢村的碘缺乏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,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由1979年的77.9%下降到2012年的2.5%,地方性克汀病人由150人下降到35人,防治碘缺乏危害的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國家標準,村民的智商達到了正常水平。“我們村現在有462戶,1228人,地甲病、克汀病老病遺留的有30人?!蓖跸擦纸榻B說。
省疾控中心地病蟲媒所所長邢智鋒告訴記者,“專家團隊這次深入集賢村,計劃對在冊的30名‘老病號’進行入戶確認,最終確定其是否為地方病重癥遺留病人。同時對于全村居民的碘營養(yǎng)狀況和水碘現狀開展調查,并研判其調查結果,搜索可能存在的地方病病人。在以上一系列調查完成后,我們將對最終確認的地方病病人分類登記造冊,協(xié)調當地政府或移交民政或移交殘聯(lián)部門按照有關政策對這些地方病病人給予補助或救治,病人底數清楚了,我們救治的目標也就明確了,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‘明確診斷,精準治療’,讓健康扶貧精確到戶、精準到人,實現分類救治?!?/p>
專家團隊一行走進全占文的小院時,他的妹妹全占華先跑了出來。全占文拉著全占華的手說:“我妹妹三四歲時就發(fā)現得了克汀病,爸媽去世后就由我來照顧她,她目前倒是可以自理,但日常生活必須有人照應著?!苯衲?7歲的全占華,看到這么多人聚集到自己家中,雖然懵懵懂懂,但愛熱鬧的她還是露出了開心的笑容。專家團隊的工作人員唐磊和葛晶雪架起B(yǎng)超,開始為全占華檢查,全占華則乖巧地配合著。
全占文站在一旁說,“國家政策好,妹妹被列為‘五保戶’,享受新農合免繳政策,還有自分土地可以出租?!被貞浧鹪涍^春節(jié)時全家人賒肉吃的日子,61歲的全占文總覺得恍如隔日,“我現在在村辦磚廠打工,每年有15000元的固定收入。算上我妹妹,家里一共四口人的地轉包出去,再加上土地補貼,還能有近5000元的收入。”全占文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如今家里一年的收入,“現在日子好過了,更想要照顧好我妹妹。你們專家來,我們心里是真心感謝,這是對村里老病患的關懷和慰問?!?/p>
71歲的王忠影、70歲的王忠彥兩兄弟也是村里克汀病的“老病號”。王忠影、王忠彥現在由弟弟王忠臣照顧,王忠臣在院里專門給兩個哥哥蓋了新的磚房?!皸l件好了,讓老哥哥們住得舒服點?!蓖踔页家恢辈辉敢鈱蓚€哥哥送進養(yǎng)老院,他說不放心。“我父親1988年去世后,就由我來照顧他們,已經習慣了?!蓖踔页际谴謇镱^腦比較活絡的人,當過民辦教師、開過小油坊、包過甸子地,之后又養(yǎng)起了豬,“養(yǎng)豬養(yǎng)了10多年,感謝國家的好政策,也感謝地方病專家們的到來,讓我奔小康的同時,有能力更好地照顧老哥哥們。”
如今的集賢村,從因地甲病和克汀病致貧、返貧的“窮窩窩”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。1994年開始,釀酒廠、礦泉水有限公司、建材廠、玻璃制品廠等村辦企業(yè)建立起來,在帶領村民尋求致富路的同時,也為本村人提供了就業(yè)就會。20多年的時間,為村民增加收入每年最低不少于15萬元,20年來累計超過300萬元。而隨著兒童智商的大幅提高和教育水平的不斷改善,村里這幾年接連考出數十名大學生,不乏浙江大學、北京林業(yè)大學和華北電力大學等知名學府的高材生。
采訪結束時,看著村口刻有集賢村村名的石頭,回望村里一排排磚瓦房,一家家工廠,到處呈現出一片安居樂業(yè)的祥和景象。村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,正發(fā)揮著他們的聰明才智,辛勤耕耘著自己的家園,創(chuàng)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。